欢迎来到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English 收藏 设为首页

返回列表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举办儿童早期发展闭门研讨会

2023年8月21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举办儿童早期发展闭门研讨会,会议围绕儿童0-3岁早期发展议题以及基金会“慧育中国”项目试点展开讨论与分析。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方晋作开场致辞,他指出,詹姆斯·赫克曼教授长期以来在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担任学术指导和合作伙伴,基金会在赫克曼教授的指导下开展了儿童早期养育的社会试验,此次学术交流旨在介绍“慧育中国”项目的最新成果,包括长期跟踪研究和评估研究。詹姆斯·赫克曼教授一直参与并支持基金会的项目,并与国际上从事类似研究和项目的机构保持联系。本次交流是一次严谨、科学的学术讨论,旨在为今后的项目提供更好的科学依据。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芝加哥大学教授詹姆斯·赫克曼,香港城市大学副教授周瑾就会议第一单元华池“慧育中国”前瞻评估研究进行主旨发言。赫克曼教授围绕典型家访项目对儿童技能的影响,以华池县为期两年的对照研究为案例,分析了干预措施,并对数据算法进行了介绍,说明家访项目如何刺激儿童的认知、语言、运动和社会情感技能的发展。他指出“慧育中国”项目总体的研究目标包括:比较不同项目以及与国际项目进行横向对比,了解中国的项目如何与国际项目相融合,为中国儿童早期项目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以促进代际间的流动和减轻贫困。“慧育中国”项目的亮点在于从各个维度做到标准化,从而更多地被加以复制和推广。赫克曼教授基于循证的研究和数据分析,强调了家访人和照护者之间的互动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指出“慧育中国”项目在成本和效益层面的优秀成果。香港城市大学副教授周瑾表示,要持续跟进项目,将儿童技能的长期发展作为未来的目标。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副主任王卫东指出,综合的营养和心理社会刺激可以改善儿童的家庭环境,降低发育迟缓的风险,特别是对于主要照护者教育程度较低的儿童而言,教育的益处更为显著。这是强调父母的照护和孩子成长之间的关系。此外,教育和收入在养育子女和儿童发展方面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教育可以提高父母对于儿童学习的认识和动力,并为创造儿童学习的机会提供策略。


首都儿科研究所研究员张霆,首都儿科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理,中国科学院心理学所副研究员张兴利,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徐慧,浙江大学运动科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所长王健以及基金会参会成员积极提问并讨论。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儿童发展研究院高级项目主任刘蓓就会议第二单元0-3岁早期干预项目,“慧育中国”推广实施贵州毕节综合示范区早期干预试点进行发言,对基金会反贫困与儿童发展的社会试验进行了介绍,主要关注营养、教育等干预措施。项目从2006年开始,重点关注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营养改善,后来扩展至贫困地区的儿童早期发展项目。项目包括孕产妇的营养干预和妈妈学校健康教育,并强调儿童的健康、营养、早期学习、回应式照料和安全。2015年,基金会推出慧育中国:山村入户早教计划,通过入户家访以及慧育中心进行干预。参会人员针对慧育中心和家访在儿童早期教育项目中的协调方式以及项目在中国各地的实施情况展开讨论,包括不同模式的成效和可行性,以及如何进行对比研究来获取更多证据。随后,Reach up Team分享了国际儿童早期项目最新进展,他们扩展了项目模式,包括亲子互动游戏和家长参与,由卫生和健康部负责实施。在疫情期间,项目采取远程干预措施,包括家长手册和家长包,以及视频电话互动。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儿童早期项目在儿童发展和家庭刺激方面取得了正面效果。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儿童发展研究院高级顾问蔡建华就会议第三单元:城市地区(杭州)0-3岁儿童早期干预项目的影响评估进行了发言。他强调了中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包括人口负增长、老龄化趋势和农村人口外流,以及中国政府支持人口高质量发展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性。项目关注0-4岁儿童的人口趋势,城市化进程和农村教育水平问题,特别聚焦3岁以下城市儿童的服务需求和成长驿站问题。开发出了更多的创新形式,包括一对一干预、集体活动、感统玩具和电子服务券,并强调信息管理系统和看护人知识普及的重要性。同时要重点关注特殊群体和流动儿童,父母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和其他因素对儿童发展产生的影响。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原副理事长卢迈围绕基金会在早期儿童发展领域的工作和华池试点项目进行了总结。他回顾了基金会自2009年以来开展0-3岁儿童早期发展工作的历程,表示基金会致力于通过家访项目改善儿童的早期发展,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机会,同时也关注着人口结构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会议最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方晋作总结发言,詹姆斯·赫克曼教授表示了对未来深入合作的期待,会议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儿童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杜智鑫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