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组织积极评价我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近日世界银行、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和儿童发展伙伴组织的联合考察组,在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工作人员陪同下前往广西都安县、青海乐都县实地考察,参观了农村 地区的5所学校,访谈了教师和学生,并与县、省(区)教育部门及中央政府有关部门的官员和专家举行了座谈。考察后专家组寄来评估意见,高度赞扬中国政府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所取得的成绩,并根据国际经验提出了进一步改进此项工作的建议。
一、 评价
中国政府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到2600万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效率很高。与世界90多个实施学校供餐的国家相比,中国政府的项目具有独特优势。
第一,地方政府组织有序,教育、卫生和财政各部门分工明确。中央的政策与规章制度公示于每一所政策覆盖的学校,确保教育部计划执行的规范性与统一性。
第二,政府出资雇佣专职厨师与食堂工作人员,是有效的教育投资。学校教师没有因学校供餐而耗费太多的时间与精力,教学质量不受负面影响。
第三,寄宿制学生膳食补助水平已高于同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水平。综合“营养改善计划”与“贫困寄宿生生活补贴”两项政策,寄宿制小学生每日补助约合1美元,非寄宿小学生补助标准约合0.5美元。中国农村非寄宿小学生标准与同等收入水平的发展中国家相近,而寄宿小学生的膳食补助标准已高于这些国家。
第四,寄宿制学校有利于学生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也有利于营养改善。通过寄宿,可以更好地锁定受益人群,进行更好的设施配套,给予更好的补助政策,这也许是目前条件下最好的帮助处境最不利的学生的途径。
第五,寄宿制小学的营养改善效益更高。寄 宿制小学拥有更好的营养改善配套设施,如厨房、厨具等,拥有更高的膳食补助。由学校食堂提供一日三餐,每餐平均成本约33美分。由于小学生一周内均在学校 用餐,基本可保证每日一餐中有肉,这种做法更具有营养价值与效益。国际经验证明,学校供餐中保证学生摄取适量肉类,对教育效果有积极影响。
第六,考察组对学生们欢迎营养改善计划留有深刻印象。儿童们对学校供餐项目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这个项目明确地满足了他们的需求,他们都很踊跃地表示现在比起过去改善很多。
二、 改进建议
第一,课间加餐模式的营养效益需加强分析。与 寄宿小学生的营养效益相比,非寄宿制小学课间加餐食物的效益相对较弱。课间加餐模式所选择食物多数为非新鲜食物,如盒装牛奶、袋装面包与点心、包装肠等。 这类食物的营养成分应邀请营养专家进行测算与分析,同时需要考虑包装成本、运输成本、食品添加剂、食品质量等问题。应考虑与当地实际情况结合,用当地新鲜 的食品代替包装食品,如用现磨豆浆代替成本很高的盒装牛奶等。
第二,学校供餐可采用强化食品。国际上,一些中等收入国家通常将微量营养元素强化面粉和强化大米及其他食物用于学生营养改善项目,可较快改善学生营养缺乏状况,成本低,效果明显。可参考实际需求及营养专家的意见与建议,制定相应学生标准。
第三,加强本地采购,支持贫困地区农民增加收入。巴西规定30%的学校供餐支出要用于当地采购。农民生产规模小,供应可能不及时,可采取辅助农民生产和多点订购的做法。
第四,加强对学校供餐的研究,包括分析食品质量与营养价值;保证食品安全;供餐方法的成本和效益;学生食品的全供应链及与小农户生产之间关系等。
第五,加强政策实施的绩效评估,包括学生的营养状况,在校学习成绩,对地方经济的影响等。
第六,通过立法确保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可持续性。中 国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包括在教育规划和教育政策中,其效果要好于将其置于减贫政策中。一些国家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包括在减贫政策中,当贫困状态改善后,学 生营养改善计划也随之消失。完善的营养改善政策已经引起各国高度关注,如美国、日本、智利、印度、巴西,都已通过立法确保学生营养改善的地位与效果。
总体看来,在世界范围内,中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覆盖人数多,执行质量高,是一项了不起的计划。这项计划对儿童的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很多经验也值得其他国家学习与借鉴。
相关链接:
基金会“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项目”
基金会“校餐信任”专题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