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卫正芳 摄影报道
0-3岁婴幼儿是“社会最柔软的群体”,有研究表明,对0-3岁婴幼儿阶段的投入,决定了一个人未来85%的认知和智力水平。因此,把这一群体养育好,事关千家万户。
共同富裕,教育先行。近年来,海东市乐都区聚焦优质、普惠、均衡,以提升“一小”(0-3岁婴幼儿)健康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目标,竭力打造幼有善育的标志性成果。2018年9月,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同海东市乐都区人民政府合作,在雨润镇、中坝藏族乡等10个乡镇实施“慧育中国·山村入户早教计划”。2020年8月,乐都区将“慧育中国”项目扩展至全区19个乡镇。
截至目前,累计受益儿童4568名,正常家访儿童2123名,超龄退出(结业)儿童1613名。婴幼儿健康服务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共同富裕的路上,打造了幼有善育的“乐都样板”。
让每个山村孩子 都有公平的起点
8月2日上午,一听到电话那头育婴辅导员陈桂梅熟悉的声音,20月龄的小男孩晨晨便急着要抢奶奶李尔琳手中的电话,等挂完电话,就拉着奶奶的手站在窗边等待陈桂梅的到来。他知道,只要陈桂梅一来,准会带来一个“神奇口袋”,口袋里装有各种各样的玩具和许多他没见过的新奇玩意儿。
“在城里,这个年龄的小孩都在上早教班了,我们哪有那条件。”在孩子奶奶看来,自己和老伴的文化程度都不高,儿子和儿媳妇又经常忙于工作,老两口每天照顾两个孙子的时候除了提供温饱,保证他们的安全外,实在不知道该怎样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
2021年3月,晨晨加入了“慧育中国”项目,有了专属的育婴辅导员陪着他一起开心地做游戏,亲切地互动,耐心地交流。
“来,我们拿出一块绿色的积木。”“呀,又对了,晨晨真棒!”在陈桂梅的指导下,小家伙兴奋得边玩积木边发出欢快的笑声,李尔琳也在一旁露出欣慰的笑容。
“早教内容包括颜色分类、比较大小等。”陈桂梅说,每个年龄阶段孩子的课程不一样,针对晨晨的具体情况,每周的课程除了指导他动手操作外,陈桂梅还会让爷爷奶奶一起加入,教他们怎样做游戏,并鼓励他们多带孩子去人多的地方玩耍。
在李尔琳看来,晨晨四岁的哥哥没有参加过“慧育中国·山村入户早教计划”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老大小的时候我们不知道有这个政策,现在上了幼儿园胆子比较小,班主任因为这件事找了我们好几次。两个孩子一比较就能看出来差别特别大。”李尔琳经常拉着陈桂梅的手,一遍遍说着感谢的话语。
第1次、第8次、第15次……随着家访次数越来越多,孩子的态度也开始从抵触到欣然接受再到兴奋期盼,曾经羞涩怕生的晨晨变得活泼了。在育婴辅导员的关爱和悉心指导下,许许多多像晨晨一样的孩子不仅性格开朗了许多,动手能力也增强了。
让农村妇女也能实现自身价值
“做育婴辅导员不仅能改变农村家庭的育儿观,还能实现自我价值,自己的孩子也能跟着受益。”据育婴辅导员赵桂英回忆,在做育婴辅导员之前,她只是一名在农村带孩子的普通妇女,每天被家庭琐事所累,脾气也变得非常暴躁,动不动就冲孩子发脾气。自从做了育婴辅导员后,不但自己变得越来越有耐心,自己的孩子也变得非常懂事了。
赵桂英是乐都区城台乡人。2018年9月,“慧育中国·山村入户早教计划”项目落户乐都区,城台乡成为试点乡镇之一。从那时起,一直以来以种地为生的赵桂英,第一次有了其他的身份,也第一次有了种地之外的收入。2018年10月,参加第一批培训,培训合格后,赵桂英正式成为了一名育婴辅导员。她骑着摩托车,每天奔走在乡间小路上,定期到城台乡各山村幼儿家中进行早教培训,为一个个留守儿童带去欢乐和希望。
彭措扎西家位于乐都区城台乡城子村。2020年6月底,第一次到彭措扎西家做家访的赵桂英环顾四周,发现家里连一个像样的玩具都没有。“六个月到三岁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一定要多跟孩子说话,通过游戏的方式启发孩子开口讲话。”赵桂英说,由于孩子的爷爷奶奶都是藏族,不会讲普通话,孩子的爸妈一年到头都在外面打工,两位老人还要种地,对孙子的早教心有余而力不足。
回到家中,赵桂英便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小扎西量身定制了辅导方案。刚开始,爷爷奶奶并不认同赵桂英。“能有用吗?”“孩子一到年纪就送幼儿园了,这么小没必要学这些”“你们还是别来了,怪麻烦的……”面对孩子家长的质疑,赵桂英既生气又委屈,但内心更加坚定,一趟一趟地跑,一次一次地教。
慢慢地,孩子有了变化,从开始的满口藏语到学会用普通话叫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能说一些简单的词汇。到该上幼儿园的年纪,明显比其他没有接受过早教的孩子成长了许多。看着孩子的进步,赵桂英比孩子家长更高兴。
如今,四年的时间过去了。在这四年里,赵桂英共为55名孩子进行了早教培训,陪伴孩子们学习成长的同时也实现了自我价值。“我早已把这些孩子当成了自己的孩子。”赵桂英说,自己对孩子的责任以及孩子对她的依赖,让她觉得再苦再累都值得。她把早教培训当作一项事业,把早教对象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她用辛苦的付出填补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空白,为乡村的孩子们带去了早教课程,给乡亲们带去了健康的育儿理念。
让更多山村家庭点亮希望的灯
“我现在每周跟着老师一起陪孩子上课,学会了很多科学的教育方法。”乐都区雨润镇深沟村村民王菊高兴地说,“慧育中国”项目改变了孩子和她这样的“留守家长”,让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教育之道无他,唯爱和榜样而已。“慧育中国·山村入户早教计划”乐都区总督导保玉芳告诉记者,目前乐都区共有村级育婴辅导员130名,乡镇督导31名,这160多名本乡本村的“妈妈”们在上岗成为育婴辅导员之前,都要经过专业的培训、用心的学习和严格的考核。上岗之后,每位育婴辅导员每周花1个小时到每个儿童家中进行家访,通过专业的《家访课程》、辅助玩具及手工自制玩具向看护人展示怎样和孩子沟通玩耍,教看护人如何同孩子一起阅读、唱歌和游戏,在活动中给予鼓励和表扬,并向家长强调在本次活动结束到下次活动之间的一周时间内,要每天与孩子反复练习本周的活动内容,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
“入户家访和亲子集体活动直到儿童成长到36个月至42个月时结束。整个过程中,看护人将通过育婴辅导员的家访获得养育孩子的技能和自信心,改变陈旧的养育观念,儿童也将在语言、认知、运动、社会情感等方面得到能力提升,这将影响日后他们入学以后的在校表现、身心健康和与人交往的能力。”保玉芳说,项目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隔代看护抚养和托人看管带来的教育缺失问题,也使幼儿家长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外出务工,为乡村振兴创造了有利条件,从儿童入手共同推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平。
2018年7月,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组织实施对乐都区732名1月龄至27月龄婴幼儿进行了基线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家庭问卷调查,儿童营养及生长发育测评,以及婴幼儿早期认知和非认知能力测评;2020年8月至9月,基金会成功追踪了626名儿童开展了家庭问卷、儿童营养及生长发育的追踪调查和测试,以及婴幼儿早期认知和非认知能力追踪测评……
自该项目实施以来,取得了很好的预期成果和社会效益,得到了群众的认可,更得到了项目内儿童家庭的认可和肯定。
每周一次、每次一个小时的早教课程,给不少受育婴辅导的孩子和家庭种下了改变的“种子”。“慧育中国·山村入户早教计划”项目正在唤醒更多的家长关心儿童早期教育,助力他们翻越大山,看见更广阔的世界,拥有更多的人生可能。
关于基金会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成立于1997年,宗旨为“支持政策研究、促进科学决策、服务中国发展”。基金会承办“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开展儿童发展等方面的社会试验项目,承担经济社会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多领域重要研究课题,政策建议多次获中央领导批示,已成为集国际交流、社会试验和政策研究于一体的高端智库型基金会。[详情]咨询电话
86-10-64255855
邮箱:comm@cdrf.org.cn
京ICP备1400615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545号
技术支持:东奥教育集团
友情链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